2022.07.10會議議程|潔凈煤“碳”索(二)——碳一催化轉化利用學術沙龍
2022.07.10會議議程|潔凈煤“碳”索(二)——碳一催化轉化利用學術沙龍
jjmjs84262927
《潔凈煤技術》雜志與讀者、作者溝通的平臺
-
會議主題 :
潔凈煤“碳”索(二)——碳一催化轉化利用學術沙龍
-
會議時間 :
2022年7月10日 8:30 — 12:30
-
會議形式 :
騰訊會議
-
參會方式 :
騰訊會議:
視頻號:潔凈煤技術
-
主辦單位:
《潔凈煤技術》編輯部
寧夏大學 化學化工學院
省部共建煤炭高效利用與綠色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寧夏大學)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出版傳媒集團
學術支持:
日本國立富山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寧夏大學 化學化工學院
南昌大學 化學化工學院
太原理工大學 省部共建煤基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黑龍江科技大學 安全工程學院
鄭州大學 化學學院
-
媒體支持:
開幕式
主持人:解 強 教授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潔凈煤技術》主編
時間:8:30—8:35 主編致歡迎辭
解 強 教授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時間:8:35—8:40 “雙碳時代 CH 4 資源化利用關鍵技術”專題發 布
趙天生 教授 寧夏大學
會議報告
主持人:趙天生 教授 寧夏 大學 客座主編
“雙碳時代 CH 4 資源化利用關鍵技術 ”專 題發布
專家簡介 : 趙天生,寧夏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省部共建煤炭高效利用與綠色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應用催化。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寧夏煤基應用催化科技創新團隊學術帶頭人。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73計劃前期研究專項(課題)、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課題、國際合作重大項目課題、寧夏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等項目。在碳酸二甲酯及下游產品合成、CO x 加氫產物分布控制、甲醇制丙烯、烴類定向轉化方面涉及的金屬/金屬氧化物催化、酸堿催化等應用基礎研究工作獲授權發明專利16項,發表研究論文160篇,獲寧夏科技進步獎6項。
院士
日本國立富山大學
報告時間: 8:40—9:20
費托合成的新進展
曾 杰 教授
杰青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報告時間: 9:20 —9:50
二氧化碳催化轉化新機制
專家簡介 : 曾杰,二級教授,2002年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得應用化學學士學位。2008年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得凝聚態物理專業理學博士學位,師從侯建國院士。2008—2011年在美國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2011—2012年在美國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擔任研究助理教授。2012年起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入選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擔任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榮獲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中國化學會-贏創化學創新獎、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青年獎、中國新銳科技人物、安徽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安徽青年五四獎章等獎項。研究領域為二氧化碳催化轉化技術。在 Nature Nanotechnology 、 Nature Catalysis 、 Nature Energy 、 Nature Communications 等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98篇,總被引16000余次,H因子為68。申請中國專利68項、美國專利4項。出版書籍3部,其中以第一譯者身份出版的《見微知著——納米科學》一書榮獲“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等獎項。
報告摘要 : CO 2 轉化利用是實現碳中和目標的潛在解決方案之一。針對CO 2 還原,曾杰教授基于合肥光源搭建原位表征平臺,探索CO 2 還原機理。提出“構筑對稱破缺活性中心體用以活化高對稱性小分子”的催化劑設計理念。創制出Pb 1 /Cu催化劑并通過固態電解質反應器設計實現純甲酸的連續制備。開辟出“CO 2 電解耦合合成生物學”制備食品分子新途徑,將CO 2 轉化為葡萄糖和食用油脂。
袁友珠 教授
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
廈門大學
報告時間: 9:50—10:10
用于CO 2 加氫耦合芳烴選擇性烷基化催化劑的設計與構筑
專家簡介 : 袁友珠,廈門大學特聘教授,醇醚酯化工清潔生產國家工程實驗室(廈門大學)主任。中國化學會催化委員會、均相催化委員會和中國化工學會離子液體委員會委員,《催化學報》編委,《無機鹽工業》編輯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獲中國高校自然科學二等獎、教育部優秀骨干教師、福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省/市高層次人才A類等。在 Science、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ACS Catalysis 等期刊發表論文200余篇,獲授權發明專利30余項。
報告摘要 : 將CO 2 加氫與多種芳烴烷基化反應進行耦合,可制得多種烷基芳烴,產物選擇性高。課題組研究結果表明,耦合反應的關鍵在于控制CO 2 加氫與芳烴烷基化反應條件和速率的匹配性、提高底物轉化率和抑制烷基芳烴產物異構化。在優化條件下,CO 2 加氫耦合芳烴烷基化的目標產物選擇性均高于傳統烷基化試劑路線。其中,PX選擇性在二甲苯中占比大于70%、乙苯在芳烴中占比83.5%、均四甲苯在四甲苯中占比大于90%、N-甲基苯胺選擇性大于95%。
張鵬飛 教授
國家高層次人才計劃青年項目
寧夏大學
報告時間: 10:10—10:30
機械球磨在催化劑制備中的應用及化工規律研究
專家簡介 : 張鵬飛,寧夏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學特別研究員。圍繞機械力外場強化催化劑制備工程發表SCI論文110多篇,引用5000多次。主持海外高層次人才計劃青年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上海市科技啟明星計劃,內蒙古自治區重大科技專項及中船重工、鄂爾多斯集團、浙江新安化工集團等10余項,參與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1項(機械球磨法制備公斤級烷烴轉化催化劑)。
報告摘要 : 圍繞機械力外場強化催化劑制備工程,研究了考慮摩擦熱、阻尼的鋼球與反應物顆粒動量傳遞模型,通過鋼球運動軌跡模擬反應物濃度場變化,為催化劑前驅體的固相混合提供了理論指導。同時系統研究了機械球磨對催化劑前驅體破碎、混合、反應的影響機制,闡明了“機械能→結構缺陷→反應活性”的反應規律。通過機械力外場強化固相物理混合、固相反應過程,構筑了一系列高效金屬氧化物催化劑,開發了一種無溶劑制備催化劑的工藝。
彭洪根 教授
江西省杰青
南昌大學 資源與環境學院
報告時間: 10:30—10:50
限域型甲烷二氧氧化碳重整催化劑設計、制備及性能研究
馬清祥 研究員
寧夏海外引才百人計劃
寧夏大學
報告時間 : 10:50—11:05
鎳基多級孔催化劑的設計及其在甲烷重整反應中的應用
專家簡介 : 馬清祥,博士,研究員,寧夏“海外引才百人計劃”,獲中科院西部之光“西部青年學者(A類,院外)”人才項目支持。主要從事碳一催化轉化制醇醚酯及甲烷重整制合成氣等方面研究工作。近年來發表研究論文40多篇,授權專利2項,獲寧夏科技進步獎、遼寧自然科學優秀論文成果獎等省部級獎勵5項。
報告摘要 : 甲烷和二氧化碳是重要的溫室氣體,將甲烷和二氧化碳通過重整制取合成氣是甲烷、二氧化碳轉化的有效形式。此反應過程存在催化劑燒結和積碳失活等問題。報告介紹了甲烷重整過程積碳的產生及減少和消除反應積碳的途徑,以及多級孔結構對鎳基催化劑抗積碳性能的影響。
張國杰 教授
太原理工大學 省部共建煤基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報告時間: 11:05—11:20
生物質碳材料及胺基固態吸附劑二氧化碳捕獲研究
專家簡介 : 張國杰,太原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山西省能源研究會秘書長。長期致力于能源高效清潔轉化利用以及多孔材料的合成及應用研究,主持國家及省部級項目20余項,發表論文120余篇,授權專利30余件。獲教育部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和侯德榜化工科技獎,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優秀科技工作者等。
報告摘要 : CO 2 有效捕集是實現碳減排、碳中和的前提。針對生物質碳材料以及胺基固體吸附材料吸附量和穩定性有待提高等問題,基于生物質以及多孔硅材料的吸附特性,通過結構設計、調控,構筑了生物質基碳材料及胺基固態吸附劑,揭示了吸附劑孔結構與吸附/脫附性能之間的內在關系,實現了高效、高穩定性固體吸附劑的可控制備法,為應用放大提供了理論和技術依據。
徐 鋒 教授
黑龍江科技大學
報告時間: 11:20—11:35
介質阻擋放電等離子體轉化甲烷制氫
張 萌 講師
鄭州大學 化學學院
報告時間: 11:35—11:50
ZrO 2 載體表面性質和結構調控對甲烷干重整反應行為的影響
甲烷直接轉化的有效途徑
-
二氧化碳化學轉化可行的途 徑
-
費托合成過程目標產物有效控制方法
掃碼閱讀電子期刊
歡迎加入《潔凈煤技術》會議交流群